自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英国芯片设计巨头ARM和其子公司安谋中国(ARM China)间的明争暗斗,一直是科技界关心的重点事件。而如今,在经历了英伟达收购ARM折戟、软银计划将ARM独立送上市等一系列事件后,这场"夺权大戏”似乎也到了该收场的时候。
近日,据日经新闻报道,为了财务合规,尽快上市,ARM已将其中国合资企业安谋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一家ARM与日本软银集团共同持有的公司。据日经亚洲(NIKKEIAsia)援引《财新》的报道称,日本软银旗下的ARM公司已将其持有的中国合资企业安谋中国(ARM China)的股份转让给了其母公司软银集团旗下的一个特殊目的公司(SPV),以加速推动ARM的首次公开发行(IPO)计划。
剥离原因
对于Arm来说,要想快速顺利的IPO上市,就必须要妥善解决与其中国合资公司——安谋中国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并且曾有消息称,由于ARM无法审计安谋科技的账目,导致一个关键业务部门的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可能影响ARM的估值,进而影响IPO进程。
目前,Arm持有安谋中国47.3%的股权,其与安谋中国另一大股东厚朴投资控制的安谋中国董事会仍无法夺回对安谋中国的控制权。吴雄昂由于控制着安谋中国的营业执照及印章等关键物件,仍实际控制着安谋中国。双方矛盾爆发至今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但仍未达成和解。Arm自然也难以获取安谋中国目前的财务数据。
对此,安谋科技发言人回应称,他们将继续向Arm提供财务信息,并且是Arm业务增长的关键贡献者。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称,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所要求的报告,SEC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因此,如果ARM无法向美国审计部门提供安谋科技财务的访问权限,即使上市,仍然面临退市风险。
在发给《财新》的一份简短声明中,ARM表示,转让其在ARM中国的股份的决定是在考虑了"会计原因”后做出的。它补充说,此举不会改变安谋中国作为ARM知识产权在中国主要分销商的角色,这意味着它将继续从安谋中国获得许可收入。
虽然ARM没有解释会计问题的重要性,但美国律师事务所KattenMuchinRosenman的合伙人韩立杰表示,创建一个不属于此次发行的特殊目的工具将使ARM能够间接持有安谋中国的股份。这意味着它可以在报告财务时将安谋中国视为投资而非子公司。
股权转让情况似乎不明
报告指出,转移控股权的计划可能会引起中国的不满。目前尚不清楚软银和 ARM 是否可以在未经吴雄昂和合资企业注册地深圳当地政府和其他股东批准的情况下推动转让。但参与谈判的人士表示,软银有信心不需要吴雄昂的批准,也不需要深圳市政府批准。
金融时报同时指出,吴雄昂持有公司的印章,官方文件是通过公司印章授权的,并且具有举足轻重的法律地位,这使得在不涉及他的情况下更改国内公司注册非常困难。
ARM拒绝就此事置评,而软银未能立即回应媒体消息。
2020年6 月 4 日,安谋中国董事会内以 7:1 的投票比例通过了一项决议——罢免吴雄昂董事长兼 CEO 的职务。但直到两个月后,吴雄昂仍然是安谋中国的法定代表人,并在公司任职 CEO。他拒绝执行上述决议,否认自己被解雇的事实,以及质疑董事会会议的合法性。软银牵头与吴雄昂的谈判破裂。
知情人士说,ARM、软银和深圳市政府代表之间的单独谈判已经进行了几个月。中国已开始将与吴雄昂的僵局视为从ARM获得让步的机会。中国方面尤其担心,ARM有朝一日可能会停止向中国提供其设计授权,该设计支撑着几乎所有的手机和其他设备。两年前,当软银宣布将ARM出售给美国半导体集团英伟达时,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担忧,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华盛顿对这家英国公司的控制。大约在同一时间,特朗普政府加强了对中国华为的制裁,限制其半导体供应并削弱其业务。
一位相关人士表示:"最高层的领导人希望利用这次机会为中国获得其想要的东西——保证ARM永远不会切断中国客户的业务。” "谈判非常艰难,也非常复杂,”该人士说。
另外两名听取了谈判简报的人士表示,深圳当局正在处理谈判,尚不清楚他们的立场和要求是否是中央政府传递的。知情人士说,会谈解决了广泛的问题,包括引入新股东和董事会成员。
但ARM将其股份转让给软银的举动似乎是在承认棘手的谈判远未结束。这家日本科技集团希望在一年内完成ARM的 IPO。
为IPO裁员1000人
2022年2月,英伟达和日本软银集团正式宣布,终止此前有关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收购交易。尽管双方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重大监管挑战阻碍了交易的完成,双方同意终止协议。同时,ARM开始为首次公开募股(IPO)做准备。
3月15日,有报道称Arm预计在英国和美国裁减12%至15%的员工。目前,Arm在全球拥有近6400名员工,也就是说,这将涉及近1000个工作岗位。不过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员基本不会影响到工程师。
ARM表示,大部分裁员将发生在英国和美国,但没有提供在各个国家的具体裁员数字。Ar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像任何企业一样,Arm正在不断审查其业务计划,以确保在机会和成本原则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遗憾的是,这个过程包括在Arm的全球员工中进行裁员。”
看来官话速读技术是普世通用的,要点都在转折词之后。
关于安谋中国
早在2017年5月14日,Arm就与厚安基金签署了合作备忘录(MOU),宣布拟在中国深圳成立合资企业(JV)以加速Arm的全球战略并支持中国的IC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其自主创新。其中,Arm将提供芯片设计所需的核心知识产权、技术支持和培训,中方将控股合资企业。随后,在2018年4月,安谋中国公司正式开始运营,吴雄昂成为了安谋中国的第一任董事长兼CEO。
而厚安创新基金则是由中投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丝路基金(Silk Road fund)、新加坡淡马锡(Temasek Holdings)、深圳深业集团、厚朴投资与Arm公司于2017年1月24日共同发起设立的,基金规模为8亿美元。由Arm公司及厚朴投资负责管理。
2018年6月,日本软银正式将安谋中国公司51%的股份出售给包括厚安创新基金等在内的中国投资者,Arm则保留了49%股权。至此,从股权架构来看,中方则持股51%,为控股方,并且总部设立在中国深圳,安谋中国也就成为了一家由中方控股的中国芯片公司。
在安谋中国成立之后的数年,安谋中国也确实开发了一批自主研发的IP。比如,人工智能IP——周易,包括两款AIPU内核Z1、Z2;全新嵌入式处理器"星辰”,可满足AIoT应用对性能、功耗、安全的全面要求;一站式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山海”;全新"玲珑”多媒体产品线,首款产品是"玲珑”i3/i5 ISP处理器,此后还推出了"玲珑”VPU。
2021年8月,安谋中国还整合了旗下的自研IP,推出全新的业务品牌"核芯动力”。据安谋中国介绍,截至2021年8月,已经实现了超过90个本土客户IP授权,预计2021年客户基于"核芯动力”XPU产品的芯片出货量将超过1亿片。
关于ARM 的IPO进程,2月,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表示,ARM"最有可能”在纽约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最近,消息人士补充说,软银希望IPO在2023年3月底之前进行,这意味着ARM需要按照上市程序在今年6月至9月之间完成审计。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综合整理,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他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info@yongxinhez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