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EDR概念瞬间冲上汽车行业热议话题榜,相关企业股价接连上涨。究其原因,主要跟此前工信部发布的一项新法规有关。从 2022 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新生产的乘用车都强制要求配备 EDR,或配备符合规定的DVR。法规的强制实施,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链一段时间的繁荣,同时也意味着汽车产业又一个新的"赛道”即将开启。

EDR是什么?为什么要强制安装EDR?

对于"黑匣子”,相信有不少人听过,每次飞机遭遇事故后,当人们到达救援现场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助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飞机"黑匣子”很常见,不过汽车"黑匣子”却颇少提及,飞机"黑匣子”名为飞行数据记录仪(FDR)”,而汽车"黑匣子”则为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虽然两者叫法有所不同,但作用却基本一致。汽车"黑匣子”全称Event Data Recorder,主要用于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中汽车的关键运行数据,其记录的信息可重现事故过程,用于汽车事故分析。

汽车 EDR 最初诞生于美国通用,美国 2006 年制定了 EDR 相关标准,要求 2014 年 9 月份之后,美国境内所有销售车辆都需要配备 EDR,后虽未能强制推行,但是新车基本都配有 EDR。欧洲标准与美国类似,要求 2022 年 3 月后新车强制安装 EDR,2024 年 3 月后存量车也要装。韩国自 2015 年 12 月起强制安装(包括存量车);日本方面有相关标准但未强制执行。


由于中国商用车政策要求早,目前已基本都安装 EDR,因此,2022 年 1 月 1 日强制要求必须安装 EDR 的是所有新生产乘用车。


或许会有人问,目前记录车辆运行信息的行车记录仪已普遍应用,为何还要强制装配EDR?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行车记录仪和EDR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通常来说,行车记录仪的功能比较单一,只可以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影像和声音。而EDR能够提供的信息则远多于行车记录仪,支持记录的数据有:汽车速度、方向盘转向角度、发动机运作状态、车辆稳定状态、制动踏板情况(ABS等)、油门踩踏位置、安全带使用状态、气囊状态、驾驶辅助系统状态以及车辆发生碰撞后的车速变化等信息。


其实从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汽车装上黑匣子是很有必要的,当EDR系统装到了汽车上以后,出了事故,驾驶员操作对不对,车辆本身有没有问题,一看便知,对事故责任认定帮助很大,对车辆的质量也是一种监督。例如今年的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闹的沸沸扬扬,加上特斯拉提供的数据又不完整,没有真正令人信服,如果有黑匣子记录原始的真实数据,相信也不会在后面发酵那么严重的后果。

安装黑匣子EDR系统是对于用户和车企双方都很好的保护机制,能够避免很多的社会问题。还有一点就是目前汽车产业进入新四化,各种的高端智能化服务应运而生,这样就会有很多的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多了之后就容易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这是法规强制要求安装相关设备的核心原因所在,有了黑匣子EDR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智能化的产业的健全。

EDR产业链玩家引来"芯”机遇

目前来看,全球 EDR 最大的增量市场主要是中国的乘用车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20 年新车中搭载 EDR 设备的大概有 135 万辆,市场渗透率在 7.1% 左右,配置车型中,除了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等豪华车型外,长城旗下哈弗、小鹏G3/P5、比亚迪汉EV、蔚来、五菱宏光MINEV等自主品牌车型也有配置。对国内 EDR 产业而言,这还是一片新蓝海市场。随着新国标落地实施,EDR 的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 EDR 的主要集成在汽车的安全气囊模块,整个模块的单车平均售价预估在三、四百块钱。”


随着强制性政策落地,明年EDR市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据方正证券预测,2022 年乘用车销量将达 2300 万辆。从EDR目前售价来看,国外EDR单价数千美元以上,国内EDR的价格也在千元级别,如特斯拉EDR套件官方报价为1200美元,按照增量 EDR 设备为 80% 左右测算,估计中国的 EDR 增量市场明年将达到 55 亿-74 亿元 (未包括 EDR 数据提取工具价值)。巨大的市场体量下,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投资浪潮。


从产品结构上看,EDR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传感模块等。其中,传感器负责数据采集,主控芯片则将采集的状态信息解析压缩后写入存储单元中,通过汽车CAN数据总线接收和发送实时数据。除了产品本身外,EDR整体运营中还涉及到配备路径和数据提取。从配备路径上,EDR目前主要是集成于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ACU)上。当汽车发生事故时,ACU感知碰撞强度信号,控制车内安全气囊的起爆,EDR则负责记录汽车事故数秒内时的行车信息。


因此,EDR需求的快速提升将带动产品集成商以及车规级MCU、存储、电源、传感器、汽车安全气囊、数据提取等相关产业链公司的发展。由于国内市场上商用车是最先出台政策明确要求配备 EDR,因此造就了目前国内 EDR 模块厂商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例如鸿泉物联、锐明技术、启明信息等。但是由于乘用车 EDR 采用前装模式,对于车规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独立 EDR 厂商进入整车厂仍需要验证周期。

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 EDR 产业链供应商包括车规级数据处理芯片公司国外供应商有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等,国内有国民技术、兆易创新等;数据存储芯片供应商主要有三星、铠侠等,国内厂商有北京君正等;电源管理模块公司包括明微电子、华创电子等。产业链中游主要是 EDR 产品集成和组装厂商,包括 EDR 产品的设计集成厂商、安全气囊厂商和车联网终端厂商。EDR 产品的设计集成厂商有启明信息、威帝股份、鸿泉物联等。安全气囊供应商有均胜电子、奥托立夫;车联网终端厂商包括锐明技术、得润电子等。


其中,启明信息在 2020 年开始针对 EDR 国标进行产品研发,目前已有成熟的 EDR 相关数据存储类产品,并已应用在商用车上;威帝股份主营产品包括 CAN 总线控制系统、传感器、ECU 控制单元,已有汽车数据记录相关产品,产品此前主要应用在客车上;鸿泉物联视频行驶记录仪一体机此前涵盖部分 EDR 功能,主要装配在重卡车型。


整体来看,EDR正在成为新的蓝海,本土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公司有望迎来上车的新机遇。不过从目前来看,在乘用车市场已有布局的企业不多,明年强制上车还存在产能及技术上的挑战。现有技术提供商将有更多的机会,不过具体能否抓得住,还要看企业综合实力,尤其是技术实力。


对于EDR黑匣子强制安装上车的规定,大部分消费者都是表示赞成的,不过也有部分消费者产生了一定担忧,就是安装EDR黑匣子的费用会不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来承担,那样新车又要涨价了。目前来看,这安装EDR系统多出来的成本,厂家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还尚未可知,需进一步核实。如果让你自掏腰包安装,你愿意吗?



推荐阅读:《新突破!中科院3D打印制备车载甲醇重整制氢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综合整理,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若有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info@yongxinhezi.com